第十屆(2023)
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終身貢獻獎 李明亮

為台灣撒下遺傳學種子
雖然小眾但能挽救家庭 

李明亮 教授

終身貢獻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前衛生署長

中流砥柱獎 陳慧玲

「肝膽相照」守護孩子的單純
用最溫柔的心對待生命故事

陳慧玲 醫師

中流砥柱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臺大醫院

兒科新銳獎 蔡育承

照亮都市背後陰影的國民醫師
點燃弱勢兒童的生命之光

蔡育承 醫師

兒科新銳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高雄義大醫院 兒童醫學部

兒童護理獎 朱欣蘭

孩子就該是快樂的
就算在醫院也一樣 

朱欣蘭 護理師

兒童護理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護理獎 劉淳吟

一心只想替病童解決問題
築起超越醫病的長遠關係

劉淳吟 護理師

兒童護理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花蓮慈濟醫院

焦點貢獻獎 吳昌騰

墾植兒科急診心苗
健全環境延續深耕 

吳昌騰 醫師

焦點貢獻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林口長庚醫院 兒童急診科

焦點貢獻獎 陳國銘

見微知著的細膩醫術
風雨無阻堅守17年

陳國銘 醫師

焦點貢獻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雲林天主教若瑟醫院 急診小兒科

醫療團隊獎_台大兒童醫院兒童重症醫療照護團隊

「一同醫童‧未完待續」
兒童重症醫療照護團隊

臺大兒童醫院

兒童重症醫療照護團隊

醫療團隊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台大兒童醫院

更多得獎者故事請見本屆專刊

 
 
評審語錄(第十屆 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第十屆  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林奏延
林奏延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 名譽院長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已進入第二十個年頭了,除了急重症兒少醫療補助、瑞信兒童天地、兒童友善醫療外,為了鼓勵長期獻身兒童醫療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創辦 “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今年已是第十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由於評審公平周延,在兒科領域找到更多行醫典範,對於鼓勵兒童醫護人員之新血也成效卓著,已成為兒童醫療人員的至高榮譽。今年共有65個人、12個團隊報名,爭取各組別3個名額進入決審,競爭非常激烈。
        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並非以學術研究為考量,也非為名醫錦上添花,而是著眼於堅持在偏鄉、急重難冷門科別等臨床第一線兒科醫護人員,每一位報名的個人及團隊都有感人的故事,在決審過程中,往往都只差一票,真想每一個人都給獎,在新生兒出生率每年少於14萬的年代,也感到台灣兒童醫療的未來充滿希望及信心。 

吳美環
吳美環
台大醫學院暨兒童醫院 特聘教授

        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第10屆了,經過20年歲月的淬煉,這個獎已被高度肯定。從台灣的各個角落,湧入滿滿被推薦的事蹟。社會大衆已了解,原來兒童醫療需要被鼓勵,需要被看到。為兒童醫療發聲才更能被聽到。
        感謝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在20年前排除萬難開創了這個獎項,20年來他們堅持理想,用具體對兒童醫療的重視,提高了台灣社會愛護兒童的文明高度。受獎的兒童醫療團隊及醫護夥伴們更用他們的行動來呼應。我們可以讓兒童醫療更全面、更深入、更好。
        謹在此謝謝所有為孩子健康努力的大夥兒們,有您真好! 

李中月
李中月
衛生福利部 簡任技正

        兒童是國家的命脈,在現今少子女化的趨勢下,除了政府部門戮力挹注兒童醫療照護相關資源(如,規劃辦理優化兒童醫療照護中長程計畫等),希望照顧好每一位兒童之外,感謝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以民間的力量,創辦「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並推行多年,用心地激勵投身於兒童醫療照護領域實務工作的相關專業人員與團隊,真是深具意義,且同時彰顯公私協力及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力。
        得幸有機會參與此次第十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決審會議,聆聽到許多為兒童醫療照護辛勞付出與奉獻的溫暖及感人故事,而要在有限的獎項額度內擇定獲選者,不乏有難以取捨、或有遺珠之憾的情形。但相信不論參賽者得獎與否,其為守護兒童的健康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社會給予高度肯定與感佩的! 

倪衍玄
倪衍玄
台大醫學院 院長

        承蒙吳春福董事長邀請,非常榮幸參加第十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決審。
        在這一次的審查會議當中,我有三點非常深刻的感想:第一個就是基金會採取非常與眾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醫療貢獻,特別著重在臨床服務與對社會的實質貢獻,這些東西是非常難以量化,但卻是非常重要,必須是要由病患、同仁等用心感受,才能夠真正的體會。也因為如此,使我們發現,有許多優秀的參選人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他們最佳的臨床服務的精神與態度,讓我們在這次的評審當中覺得非常難以取捨,所以最終結果絕對有遺珠之憾。第二點是參選人的訪問者都是台灣大學的同學,這些同學由一個非常清純的角度來訪問這些醫療人員,探究他們奉獻的精神,我覺得他們的感觸是非常的純淨明白,這一點跟其他的獎項也非常的不同。第三點就是瑞信獎勵的對象擴及到各種各樣的醫療人員,特別是護理師;這些白衣天使給病人的貼心照顧,能夠帶來無與倫比的療癒,這一點也是過去的許多醫療獎項比較沒有注意到的重要環節。
        我非常喜歡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採取這種截然不同的角度來頒獎給這些常未被注意,但應該得獎的無名英雄。希望透過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一步一腳印把台灣的醫療服務精神帶往更加美好的境界。 

林紀淑靜
紀淑靜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理事長

        感謝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吳董事長的親自邀約,讓我有機會參與第10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的決審。從採訪同學介紹每位入圍者精彩的故事時,深受故事中所有為兒童照護的醫護人員及團隊所感動,無論是工作在醫學中心或地區醫院、在城區或在偏鄉,每位醫護人員均默默的為兒童照護盡心盡力。
        這個獎很特別的是有兒科新銳獎、中流砥柱獎、兒童護理獎(40歲以下)、兒童護理獎(40歲以上),在不同階段,這些被提名人選展現出的特點,都值得肯定。兒童的照護需要團隊共同努力,護理師扮演重要的角色,承擔起如保姆、姐姐般的專業護理師,無論是護理技術、觀察力、評估能力等,都是一大挑戰,但她們細心、體貼、無私的奉獻為孩子們的健康把關,處處感受到其中的溫暖與愛,值得喝采!
        恭喜所有得獎人及團隊,期許這些優良事蹟能廣為宣揚及報導,鼓勵在此領域服務的所有醫護及團隊,讓此善的循環永續推動。 

王主科
王主科
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 執行長

        兒童醫療是長期被忽視的一塊,醫生診斷一個小孩花的時間、精力,是診斷成年人的兩三倍以上,不論是檢查或是手術治療,得到的健保加成也不成比率,薪資相對很低。對於長期投入兒童醫療,尤其是偏鄉或是重症醫療的醫護人員,政府很少給予適當的鼓勵。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適時的伸出援手,肯定並獎勵這些長期為兒童醫療付出心血,極有貢獻的醫護人員跟團隊,這次還特別關注了焦點貢獻獎,個人擔任評審深受感動,讓我看到兒童醫療的曙光,讓我們年幼的下一代可以活得更健康、更快樂。更希望喚醒社會跟政府的良知,多花心力照顧沒有選票的兒童。 

邱政洵
邱政洵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副院長

        很榮幸參加由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主辦之「第10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的決審工作。回想十幾年前,我也曾榮獲這個獎項,這不僅是莫大的榮譽,也給予我很大的鼓勵和支持,讓我得以在兒童醫療的工作上,持續精進,服務更多的病人。在這次選拔工作中,可以看到許多入圍的兒科醫師及參與兒童醫療的第一線醫事人員,都非常優秀,很多都是在對弱勢兒童提供無怨無悔的醫療照護服務,尤其是在偏鄉工作的被推薦人,他們的付出與用心,更是令人非常感動。特別在當今「少子化」的時代中,兒童不僅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更是國家最重要的資產與國力,我們應該盡全力守護及幫助他們,讓他們在最好最安全的環境下,能夠健康地成長與茁壯。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長期從事推動與提升國內兒童醫療服務的工作,出錢出力,給予在第一線從事兒童醫療服務工作的醫事人員最大最溫暖的支持,數十年如一日,也同樣非常令人動容。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除了對長期在偏鄉從事兒童醫療服務的醫護提供獎勵之外,也對在兒童醫療領域上有傑出表現的年輕兒科醫師,適時給予鼓勵和獎勵,這些年輕人將是兒童醫療的中流砥柱和未來重要的領導人,期待大家一起努力,讓兒童醫療得到更好的發展。最後,也恭喜所有得獎的醫療人員及醫護團隊,請他們再接再厲,續創佳績。

鄭敬楓
鄭敬楓
台北慈濟醫院 副院長

        很榮幸能擔任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第九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評審,主辦單位前置作業相當嚴謹且細膩,除了評審現場成冊的推薦及佐證資料之外,各獎項在決選前,安排同學進行採訪報告,透過文字、影像及近身採訪的感想,讓評審能更充分地了解被提名人及團隊卓越的事蹟及貢獻。
        評審過程,深深被這些深耕兒童醫療的工作者或團隊所感動,不管是台灣本島或外島、在醫院機構內或外接、從急性醫療延伸到安寧療護,都有一群醫護人員無私奉獻、緊緊守護,背後的出發點,完全就是對兒童的愛。今年的終身貢獻獎由臺大兒童醫院張美惠醫師獲得,在台灣,即使是一般民眾都熟知的 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注射、嬰兒大便卡等措施,都出自於張教授卓越的研究,對於改善並促進兒童健康貢獻良多。
        感謝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持續舉辦「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讓台灣兒童醫療工作人員的努力可以被看見、被肯定、被彰顯。

傅雲慶
傅雲慶
臺中榮民總醫院 副院長

        兒童只佔全人口約百分之十,卻是我們百分之百的未來。兒童醫療需投入較多的人力,但健保給付相對偏低,加上少子化的影響,現在願意從事兒童醫療服務的人越來越少。感謝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多年來對兒童的福祉及從事兒童醫療相關人員的支持。很榮幸參加第10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的決審作業,見証了整個過程的公正、公平及公開。所有的候選人都非常優秀,長期默默為兒童健康福祉做出卓越貢獻,事蹟都令人非常感佩,常讓評審委員們很困難投票做出取捨。有時候競爭相當的激烈而出現同分的狀況。相信最後誰得獎並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位得獎者可以成為年輕後進的典範,他們的故事可以指引及鼓勵從事兒童醫療的工作者,最後可以造福台灣所有的兒童。 

徐仲豪
徐仲豪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 系主任兼兒科部主任

        第一次受邀參與瑞信第十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決審,受益良多。這些獎項表揚全台各地、各年齡層、第一線照護台灣兒童的優秀醫護人員及團隊,尤其對於在疫情下努力捍衛兒童健康的醫護人員,給予莫大的鼓勵。
        基金會準備了完整入選資料及非常有效率的簡報,讓評審們快速瞭解候選者的優異工作表現,此活動也讓許多大學生及研究生參與入圍者訪談,提供了一個非常難得的典範傳承機會教育,可見基金會的用心。
        評審過程中,個人深深感受到每位被推薦人,無論是在台灣本島或離島工作,他們都在社會中的每個角落,默默的為弱勢病童的付出,使孩子不再為病痛所苦,讓所有的家長都能放心的把孩子交給他們。
        再次恭喜所有的得獎者與團隊,也期許在得獎後,能持續秉持初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並鼓勵更多的人投入兒童醫療的領域,讓台灣優質的兒童醫療能綿延不絕。  

游昌憲
游昌憲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小兒科主任

        非常榮幸參與第10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的決審工作。從都會地區到偏鄉、從年輕滿懷熱誠的學弟妹到令人景仰的前輩醫師、從新生兒細緻的照顧到末期兒童的臨終關懷,每一場訪查員的報告都讓人覺得感動。雖然不見得每位被提名的入圍者都能夠得獎(常常要投票時都是艱難的抉擇),但在這裡,我要為台灣兒童深深地感謝每一位入圍醫護。甚至為有些不願被提名、默默在偏鄉耕耘服務的前輩醫師,您們都是我們後輩醫護人員的典範。我要誠摯地說,台灣兒童有您們在,就有希望,各位都是台灣的「護兒神山」。願我們都不要忘記行醫的初心,病人的權益才是我們唯一的考量;病童及其家屬身、心、靈的照顧,在少子化的今天,正是我們需要細緻化發展的方向。同時感謝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在兒童醫療上的持續耕耘。願神祝福台灣的孩子們! 

楊惠君
楊惠君
報導者 The Reporter 顧問

        在媒體從業20多年來,無論媒體或醫療的環境都激烈震盪,同樣都在急速擴展的商業化與社群網路時代中,堅守日漸模糊的核心價值和社會公信。曾任瑞信兒童醫療頁獻獎的報導者、訪查員,很榮幸本屆擔任評審委員,再一次看見醫療領域中許多在最偏遠、最冷僻、最難艱的地區和科別的守門者,展現醫療最根本、也最光華的職業真諦。
        今次得主中,許多人願跨出醫院的大門,走入病患的家裡;有人願挑戰自己的專業,在醫療處置外做病人心靈與生活支持;有人在COVID-19疫情下,直面最艱險的挑戰,主動和他院串聯合作,甚至開創新的服務路徑。
        給出這個獎項最重要的意義,不只是向奉獻者致意、讓他們被表揚;比起得獎者,其實更大的獎勵是所有的從業人員,讓大家確信: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成為人們最後依靠的醫療價值,如此善美且值得追尋,『讓典範成為追尋的依靠』。 
        同時見證了主辦單位和每位評審們的審慎以及勇氣,不僅維護獎項公平性,樹立醫療典範的精神;對於游走灰色地帶不合醫療倫理的作為,也勇敢畫設紅線,嚴格把關。特別值得表彰的是,由台大社會科學院同學們執行的訪查工作,也結合在課程堂中,學生們進入醫療場域,在真實的社會裡訓練問題意識,同時也是醫療溝通最佳的社會教育。 

呂立
呂立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 執行長

        台灣2022整年的出生人數降到13.5萬人,是歷年來的最低,面對少子化的挑戰關係著我們台灣的未來。在生的少的情況下,如何保持兒童的健康,更是息息相關,每一位孩子都是重要的。這兩年新冠肺炎感染疫情與重症的發生,更顯得兒童醫療體系與專業人員的稀有與重要性,因此願意用心照顧兒童健康的醫療人員,在目前這個時刻,更顯得珍貴。
        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已經是第10屆了。20年回顧的現在,雖然少子化情況越來越嚴重,但仍然有許許多多用心的醫護人員,在台灣各地區的醫療場域裡面,發揮專業,努力救治,爭取兒童最佳的生命權與健康。透過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讓我們看到許多努力照顧病童的動人故事,身為評審,了解這些陪伴孩子與家庭努力對抗疾病挑戰的醫護人員身影,每每都令人感動,也讓我們在評審的過程中,遇到很大的挑戰,所有獲獎人都是一時之選,但是遺珠也都是精彩用心的專業人員。讓我們恭喜所有的獲獎人,也感謝所有參與照顧兒童的醫護人員,有了大家的用心與努力,孩子的健康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