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2017)
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終身貢獻獎 林奏延

醫師爺爺重視防疫工程,打造孩子的保護網

林奏延 醫師

終身貢獻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林口長庚醫院 兒童內科

中流砥柱獎 陳志成

仁醫傳愛非洲友邦,
返台戌守台灣尾健康

陳志成 院長

中流砥柱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恆春基督教醫院

兒科新銳獎 陳慧如

看診像偵探,找出發展遲緩主因再施對策

陳慧如 醫師

兒科新銳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台北馬偕兒童醫院 兒童神經科

兒童護理獎 劉佳怡

巧心為癌末童圓夢,
讓家屬擁有回憶相伴

劉佳怡 專科護理師

兒童護理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癌病房

兒童護理獎 鄭雅君

創「生命鬥士學院」學長制,
癌童不孤單

鄭雅君 護理部督導

兒童護理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花蓮慈濟醫院 兒癌病房

焦點貢獻獎 盧璐

帶領父母挖掘孩子強項,放棄升等也無悔

盧璐 醫師

焦點貢獻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台大醫院 兒童復健科

醫療團隊獎_亞東紀念醫院  小腸移植照護團隊靈魂人物 陳芸副院長

稀有小腸移植術,讓病童生命更「腸」久
(照片:陳芸 副院長)

亞東紀念醫院

小腸移植照護團隊

醫療團隊獎

受獎時之服務單位:
亞東紀念醫院

更多得獎者故事請見本屆專刊

評審感言

第七屆  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雷游秀華
雷游秀華
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董事 長

        早療主要是以家庭為中心,為有需要的孩子設計一套長期的復健計劃。從採訪志工口頭報告和書面 推薦資料,我看到陳慧如醫師和花東復健科醫師對孩 子無私的付出。然而光是醫師盡力也不夠,家庭的支 持更是整個療程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例如:交通條 件,天候狀況都是考驗,有時太冷了不去醫院復健, 下雨了也不去...最後就中斷了。孩子需要的就是機會。希望有更多需要被拉一把的孩子,在黃金療育期 就能得到幫助。

張美惠
張美惠
第七屆評審團榮譽主席
中研院院士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特聘講座教授

        評審團經過初審,決審的過程,終於選出了今年的得獎人與團隊。有在台灣服務 偏鄉兒童者,甚至世界偏遠資源不足地區,奉獻個人與家庭給這些地區的孩子 們,將台灣的愛心,傳播至遠方的世界;也有得獎人是在政府或醫學中心服務, 致力專業研究,或為國家制定兒童醫療專業服務的方向,使兒童醫療更進步。得獎者共同特點是,充滿對兒童服務的熱忱與愛心,不畏艱辛困苦,持續努 力,為了讓兒童有更好的醫療而努力。恭喜得獎人與團體實至名歸。

楊瑞成
楊瑞成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院長

        擔任評審像是享受一場兒童醫療典範的饗宴。尤其印象深刻的是盧路醫師與劉佳怡護理師。盧醫師在取得專科醫師後即投入冷門的兒童復健的工作,是國內兒童 早期療育的先驅之一,她的「鍥而不捨」奠定了台灣對於發展遲緩療育醫療的基礎,協助兒童重新找到在社會上的地位與價值。劉佳怡護理師不僅長期在病房內細心照顧癌童,更出動全家協助癌童完成他們的心願。這種 「一人上班,全家服務」的熱誠,令人感動。希望兒童 醫療貢獻獎能永續發展,帶給社會更多的暖流。

何琦瑜
何琦瑜
親子天下執行長

        作為有兩個小孩的母親,兒科醫生是陪伴家庭 提供專業身心諮詢的好夥伴。評審過程中,讓我看 見在第一線兒科醫護人員和團隊多半不滿足於只是 坐在診間看病,而是企圖走出醫院,走入社區,建 構系統,完整的解決兒科病患和家庭的困難。儘管 在少子化的壓力下,兒科已經不被社會主流認定為 有「錢」途的醫學院科別,我也仍然看見醫院和醫 療團隊不斷研究新技術。《親子天下》特別協力報導這次得獎者的故事,激 勵有志於追求的醫學生,看見作為醫師的影響力和意義感。也讓社會大眾更 理解,醫病關係相互同理,創造共好。

林其和
林其和
成大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印象最深刻的入圍者都是能主動關懷別人、鼓 勵團隊成員、做出超過自己職責更多的服務,非常難 得。能博得多數評審青睞的得獎者之關鍵因素,一 定是有心、愛心、用心、關心別人,尤其對最弱勢的 人。很希望下一屆焦點貢獻獎之獎勵方向從本屆的兒 童復健科,前屆兒童身心科,也能給兒童社工師一個 被世人看見的機會。入圍即是肯定,已經是典範了! 我鼓勵入圍者在崗位上繼續貢獻並且將服務熱誠感染 更多同仁,讓更多的夥伴投入好醫護的行列。

宋維村
宋維村
第六屆終身貢獻獎得獎人
雲林若瑟醫院 兒童身心科醫師

        評審委員投票以多數決推舉得獎人,若二人同票時,基金會的代表棄權,再次投票以多數票為得獎人,有其代表性。但困難在於,候選人各有不同的貢獻,要如何只選一個呢?有的在山地或海邊或醫療極端缺乏的地方默默服務,有的在地區醫院或區域醫院日以繼夜的奉獻,有的在醫學中心投入重症醫療、研究創新以及培養人才,都應該得獎!未來期待有更多醫護系所學生投入採訪志工行列,實地去觀察入圍者的工作情形,其學習成效可能遠優於上課聽講!

吳美環
吳美環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

        瑞信主辦的兒童醫療貢獻 是台灣唯一為兒童醫療專業人員設立的獎項,鼓勵了許多為孩子健康默默付出的醫護人員,為兒童醫療注入了一股清流。能夠應邀參與評審是福氣但也是件難事,尤其在兒科新銳獎,投了三輪,最後以些微差距推出受獎人後,遺珠之憾的感覺就在現場瀰漫著。但感覺也是正面的,畢竟新 獎代表著兒童醫療專業最年輕的潛力,這麼強的被推薦入圍群代表著兒童醫療專業的熱情與理想是成長的,是被鼓勵的。因此,我要以最感佩的心,恭喜每位獲獎的人,並感謝每位被推薦的人。因為你們,兒科醫療一定會更好!

陳月枝
宋維村
弘光科大護理學研究所教授

        瑞信「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真的是鼓勵了不少服務兒童的醫護人員,值得高喊「讚」!評審當天,每一位候選人的事蹟都有一位採訪志工做10分鐘的簡報,透過實地訪查,收集資料。我發現每位入圍者都有一些特質: 愛心、耐心、無私的奉獻精神;無接縫式的照護台灣兒童。不分貧、富,從醫院、社區到居家,從都會區到偏鄉的每一個角落,不但奉獻時間、金錢、甚至成立基金會協助兒童,但自身生活簡約、樸實。只可惜,每一項獎額有限,只能從眾多候選人中票選出有限名額獲獎!而參與評審工作,讓我對台灣兒童醫療照護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感謝!

范惠珍
范惠珍
第二屆兒童護理獎得獎人
高醫附設中和醫院 新生兒科護理長

        10年前我被提名並獲獎,曾幾何時,轉換由自己的眼光來看別人的成果。這是一個艱辛的任務,因為入圍者分散在全台環境條件各不相同的醫療區域裡。評審們用了一整天的時間,就是為了要在優良當中,再選出特優。參賽者都能為兒童無悔的付出,除了堅守本分與工作崗位之外,醫病還要能醫心,為每個兒童及家庭的整體照護考量,將自身發揮到最高境界。我的得獎經驗是,用心完成每一位新生兒的照護,除了自己做好以外,還能教導周遭人員,化身千手觀音是讓大家做觀音,能為兒童付出是一種幸福的事。希望下一屆焦點貢獻獎之獎勵方向能考慮兒科領域的社工師,讓他們的努力也能被看見。

王亞蘭
王亞蘭
第五屆兒童護理獎得獎人
台大兒童醫院 護理師

        初審當天,會議室裡擺了滿滿的審查資料;初審委員們大呼:「真的好難抉擇!」 其實每一位認真努力的兒科醫療人員,都應該得到鼓勵與肯定,兒童醫療照護的進步,是好多人共同付出所得到的成果。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一再透過兒童醫療貢獻獎,提高社會大眾及醫療主管機關對於兒童醫療照護的重視,真的已逐漸開花結果!

楊尚憲
楊尚憲
第六屆兒科新銳獎得獎人
花蓮慈濟醫院 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

        從上一屆的得獎者成為初審的評審委員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感謝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邀請參與評審工作。過程中看到許許多多在台灣各個角落的入選優質兒童照護醫療團隊和個人們,為了促進兒童健康,打造友善的兒童醫療環境,不斷努力精進的美好成果,我也收穫滿滿!見賢思齊,體驗反思是繼續提升照護品質的最佳動力!恭喜所有的獲獎團隊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