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新銳獎 陳慧如

看診像偵探,找出發展遲緩主因再施對策

        每一個發展遲緩的孩子 , 其實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致力推廣兒童發展篩檢的陳慧如醫師,不只看孩子發展遲緩的症狀,更以一顆偵探的心找出造成原因,提醒父母用更適切的教養方式,讓這些孩子的身心靈都能得到適當的照顧。

        只因為想挑戰大家眼裡好難的科別,陳慧如醫師選擇了小兒神經科做為次專科的發展領域,並在當年的小兒神經次專科考試名列榜首。身為公費生的她,在完成馬偕醫院兒科住院醫師訓練後,按規定,必須到偏鄉服務4年,她選擇了羅東聖母醫院。這位剛脫離醫學中心羽翼的年輕主治醫師,對於未來並未有明確的想法。時任羅東聖母醫院院長的兒科大前輩呂鴻基醫師問陳慧如:「你在這裡要做什麼?」當下她愣住了,陷入思索。當時,身為宜蘭唯一的小兒神經科醫師,有感於當地有較多原住民與外配的家庭,由於不知如何引導孩子學習,使得孩子易有發展遲緩的現象,語言方面較明顯。雖然當地已有早療評估中心,但是從評估到確診往往又需要一段時間,影響後續療育的時程,她找到了方向:「早一點把問題的孩子找出來!」。此一想法受到呂鴻基院長的支持,一句「看你要怎麼做」,讓陳慧如就此展開了行動。

兒科新銳獎 陳慧如        陳慧如期望藉由改善就診的便利性來增加基層診所的發展篩檢意願及篩檢率,於是她從簡化原先的就醫流程著手,在羅東聖母醫院建立完善的基層轉診制度,只要在基層醫療院所篩檢出有疑似發展遲緩的兒童,拿著一張特別的轉診單就可到羅東聖母醫院掛號,接受醫院的早療評估流程,以及早讓確診的孩子接受療育,也使父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同時,為了增加基層診所的發展篩檢意願,她深知必須取得診所醫師的合作,幸好有貴人幫她引薦各區的意見領袖,每位意見領袖再找幾位醫師一起參加發展篩檢計畫說明會,陳慧如回憶,「那時邊吃便當,邊做簡報給前輩,大家配合度相當高」。

        陳慧如指出,宜蘭的孩子多只讀一兩年的幼兒園,若進入幼兒園才被發現發展遲緩,已經4、5歲了,可說錯過黃金療育期的大半時間,所以更需要基層診所醫師的幫忙。推動計畫的3年多時間,針對3歲以下的孩子先後篩檢了5千多位,篩出7% 8%的孩子有發展遲緩的問題,成績斐然。「我會把這些轉診來的孩子狀況回報給初篩的醫師,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用心參與,對孩子能及早接受療育有很大的幫助。」

兒科新銳獎 陳慧如        不只在醫院等轉診來的孩子,陳慧如還積極參與山地巡迴醫療服務,並與當地的阿寶基金會、伊甸基金會、家扶中心等舉辦多場衛教活動及偏鄉地區兒童的發展篩檢服務,為的就是將有需要的孩子及早納入早療系統以接受療育。陳慧如發現,「家有發展遲緩的孩子,父母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最無助的卻也是父母,照顧這些孩子並不輕鬆,其實他們很需要休息」,為此,她與幾位同樣關心兒童發展的專業人士,在民國99年在宜蘭成立了 安安慢飛天使家庭關懷協會 ,除了提供父母一個喘息空間與交流園地,並針對能力差不多的孩子舉辦適合的活動,如:太鼓、黏土,並規劃年度活動,讓孩子上台表演。「孩子發現,原來自己的表現沒有這麼差,而家長看到孩子發揮潛力的表現,莫不深受感動。」陳慧如說。

        院內的工作與院外的活動,幾乎填滿了陳慧如的每一天,「每天都跟打仗一樣」,但她也跟常人一般,一天只有24小時,更何況她還是隻身帶著兩個孩子在宜蘭生活,雖有保母幫忙帶小孩,陳慧如依然堅持花時間陪伴孩子,生活常態是「一邊餵老二喝母奶,一邊讀繪本給大女兒聽」。陳慧如甘之如飴,身體卻誠實傳達出不堪負荷的警訊,「有天發現我拿聽診器的手會抖,就知道我生病了,因為太累了…」讓她必須在工作與健康中取捨,幾番掙扎,決定先離開宜蘭,回到有家人幫忙的台北,休養身體。回台北後,她先任職國泰醫院,有小兒神經科的前輩洪焜隆醫師指導,學習到更多的專業。再回「娘家」馬偕服務時,原來的兒童醫學部已成為馬偕兒童醫院,「可用更高的層次看早療,加上病人量多,相信更能累積經驗,期望可將現行的早療系統加以整合。當然,也希望透過教學將經驗傳承。」她說,獲獎是對過去努力的肯定,更代表自此背負更大的責任,關於兒童發展,「還有許多可努力的事」,至於是什麼事,且讓她暫時賣個關子。

        陳慧如認為,每個孩子的狀況不一樣,為精準找出造成孩子發展遲緩的原因,,每一次看診就像推理大考驗,從孩子的反應推敲導致原因為何,若家長說的原因與主訴不合時,更要化身偵探,用心仔細找出真正原因,畢竟孩子不會自己說,誰能幫他發聲?「替孩子發聲就是兒科醫師的責任!」只是少子化造成父母過度保護孩子,讓兒童發展遲緩已成為「另類文明病」,孩子需要早療的比例日益增加,已樂在其中的陳慧如,期望有更多的治療師願意投入兒科,以多元專業領域的治療師組成的專業團隊,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早療服務!

記者 李湘綺/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