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小腸移植術,讓病童生命更「腸」久
小腸移植在全球也不過發展約20年,在台灣,由陳芸醫師領軍的亞東醫院小腸移植照護團隊,不論手術成功率以及5年存活率,成績都不亞於歐美,他們的努力,幫助病童有機會活得更「腸」久。
從嘴巴進食是天賦本能,然而對於有些人卻是奢求,包括先天短腸症、先天腸黏膜發育不良及腸衰竭等病童,他們的腸子吸收不良、甚至完全不蠕動,一吃食物馬上就會拉肚子,甚至直接從口中嘔出,完全無法吸收食物的營養,必須靠著全靜脈營養注射維持生命,能讓他們回歸正常生活的機會,就是進行小腸移植。
在眾多器官移植手術中,小腸移植的起步較晚,全球也不過發展約20年。專長小兒外科的亞東醫院副院長陳芸,是國內打造小腸移植為常規手術的重要推手,也是亞東小腸移植團隊的領導人。陳芸的啟蒙老師是台大外科部的賴鴻緒教授,住院醫師第一年,她已經立志要走小兒外科,當時朱樹勳教授要求外科每個分科報告未來願景,她被指派報告小腸移植。「蒐集資料發現,全球這個領域剛起步,資料看得愈多、相關資訊就一直映入眼簾,就好比懷孕後會認為滿街都看到孕婦。」
另一個讓她想致力小腸研究的動力,在於對病童的不捨。她指出小兒外科會遇到短腸症或腸子蠕動不好的病童,由於腸子無法發揮正常功能,需要全靜脈營養注射,除了無法像正常人進食,大大影響生活品質,甚至一段時間後就發現沒見到病童了,原來點滴打久除了肝臟會壞掉,還容易引起感染,病童就因誘發敗血症而過世。1999年陳芸首度參加國際性的小腸移植研討會,研究所就以此為題,2004年獲得公費獎學金出國留學。就在決定出國前2個月,已轉任亞東醫院院長的朱樹勳教授,用兩大理由說服她過來:其一是新北市當時完全沒有小兒外科醫師;另一個原因是朱院長打破慣例,讓她一報到就赴美
國匹茲堡大學移植中心深造小腸移植,並且承諾將來全力在亞東發展。
小腸移植需要跨團隊合作 , 因此小腸移植照護團隊成立「小腸衰竭讀書會」和「小腸衰竭跨領域團隊合作會議」,術前及術後進行跨部門開會、討論及治療病情的方案。而且不只陳芸,亞東小腸移植團隊的成員們為了給病童提供更好的醫療品質,也陸陸續續到美國接受短期訓練。2012年亞東醫院獲得核准,成為台灣第一家可執行小腸移植的醫院,目前為止,也是唯一可以執行小腸移植的團隊。總計完成20例手術,其中小孩6例、成人14例,手術成功率達100%,五年存活率與歐美的61.2%相同。
讓醫療團隊很開心的是 , 看到患者從原本必須依賴靜脈營養注射,進行小腸移植後,不僅可以恢復工作,跟同事聚餐也不是問題。然而臨床上的困境是,還是有不少病童等不到器官。「成人的小腸捐贈來源是足夠的,但病童的問題是必須找到比他小的捐贈者,小腸才放得進去,讓肚子關得起來。」尤其是先天腸子就出問題的病童,為了手術安全,陳芸要求至少養到8公斤、約莫1歲大才進行手術,最佳的捐贈對象是未滿一歲的新生兒,然而這樣的腦死病例本來就少,父母親也較無新生兒器捐的概念,因此來源相對缺乏。
陳芸領軍的亞東小腸移植照護團隊,努力的目標就是讓患者活得更「腸」久,她指出雖然全靜脈營養注射是爭取時間等待移植,但移植也並非一勞永逸,臨床上有患者因為延誤就醫,損及移植的小腸,必須再回到靜脈營養注射,由於血管已經休息5年,注射狀況相對穩定,可見靜脈注射或小腸移植,其實可以交替運用,幫助患者延命。因此醫療團隊對於小腸出問題的患者,比如腸衰竭的患者,會先衛教他們如何照顧傷口,降低感染的風險,在不產生併發症的情形下,希望全靜脈營養注射打得愈長愈好;當符合需要換小腸的適應症,比如四條大血管有兩處栓塞,或是發生過嚴重敗血症,就必須接受小腸移植。
接受移植後必須持續使用抗排斥藥,但相對可以過比較有品質的日子;然而之後若因疾病等因素,移植的小腸也不堪使用,還是可以再換回靜脈營養注射,透過這樣的交替運用治療,讓整體生命更有效延長。
亞東小腸移植團隊不以眼前的成績為滿足,陳芸表示已著手進行活體小腸移植的動物實驗,也就是未來這類小病童有移植需求時,可以由媽媽以活體捐贈方式提供一段小腸給孩子,解決病童器官來源缺乏的問題。陳芸坦言這個實驗有相當難度,因為成人與小孩的腸子除了尺寸不合,同樣長度的腸子,功能也不相等,「小孩的吸收力比較好,要想方法把腸子順利放進去並且發揮該有的功能。」
活體小腸移植在國外也剛起步,相關報告僅40多例,亞東小腸移植團隊規劃今年完成動物試驗,下一步就是提案進行人體試驗,未來希望真能應用在有需要的病童身上。
記者 張雅雯/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