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醫傳愛非洲友邦,返台戌守台灣尾健康
這天是公費醫師分發面試,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在場外一一遞上名片,說道:「您好,這次沒有機會請到您,希望您以後有機會來恆春玩。」陳志成說,民國106年度68位公費醫師要分配給110家偏院所,供不應求,成功配對54位,其餘14位都無意來恆基。恆基就像其他偏遠地區醫院衛生所,因為配偶意願、子女教育、專業進修、奉養父母等因素,醫護新血招不到、留不住。
去年6月,恆基老院長陳雲址盼到陳志成接棒,他本來想等到兒子今年考完大學再來,恆基卻等不得。「當時醫院正面臨評鑑沒通過,可能降級成診所的危機!」。恆基是恆春唯一的婦兒科急救責任醫院,陳志成是小兒科胃腸科醫師,白天當院長也看診,每個月有4個週三及1個週末輪值夜間急診。他上任後,不只加薪留人,還親自出馬向公費醫師招手,只盼人來就好,不敢奢望求來的是小兒科醫師。陳志成設法親自北上爭取和公費醫師接觸,後來有3位公費醫師願意考慮恆基,就算現在不成,或許若干年後另有機緣。忙完醫院評鑑不久 , 強烈秋颱莫蘭蒂釀成恆春百年首見的重災,陳志成說,恆基的硬軟體遭到全面考驗,院區三分之一受損,鐵皮屋頂被掀翻、天花板風管掉落、醫療器材灌水、電力中斷。十六級強風中,員工自動自發從宿舍回院救災,老院長陳雲址還冒險趕來急診眼科傷患,警消送來臨盆產婦,一個中秋寶寶平安出生。風雨之後,陽光更加燦爛,各界捐款湧入恆基,建築復原更加堅固抗災,陳志成覺得這不夠,還得趕上鄉親的需求。
打開建築藍圖,陳志成說,預計兩年後完工的長照社福大樓座落在目前的停車場上,設置老人餐點的備膳廚房、20床的日間照顧中心、復健科,還有辦公室、教室、宿舍等,可以訓練人員,也是醫療傳道的培訓基地。「我們一個月要送出3000份餐盒,可是使用不到十分之一的政府資源,大部分是募來的,還有13處課輔班,大概300個孩子參加,請了老師帶領,可以學音樂、踢足球,其中古謠隊在民謠音樂節演出,足球隊踢進了準決賽,.....」陳志成娓娓說著恆基的社會服務。
陳志成學生時代就曾以世界展望會捐款人身分探訪內戰中的莫三比克,親眼看見非洲難民對人道援助的迫切需求;2001年,陳志成當時任職屏東基督教醫院,他和屏基董事長劉侃走了一趟馬拉威,就想要在非洲奉獻一己之力。隔年,外交部將馬拉威醫療團委託屏基辦理,衛生署(衛生福利部的前身)首度甄選駐外衛生代表,才35歲的陳志成接受徵召派駐馬拉威。當時馬拉威因愛滋病動搖國本,超過一成的成年人感染
愛滋病,國民平均餘命不到40歲,大約每8個新生兒就有1個夭折,每5個就有1個孩子活不到5歲。
「兒童健康跟媽媽有關」,陳志成有著公共衛生的宏觀,他和駐馬拉威醫療團團長余廣亮著手改善婦幼衛生,問題是全馬拉威的醫師加起來不到十人,「在英國的馬拉威籍醫師比在馬拉威的還多」。醫療團轉而開班訓練馬拉威傳統接生婆(Traditional Birth Attendant,TBA) , 三期共訓練 80 多人出師 , 從2002年到2005年,她們共接生2000多個寶寶,新生兒死亡率降為原來的三分之一,更神奇的是,沒有一個產婦死亡。陳志成認為,這證明傳統接生婆可以採用,只是要經過教育訓練和密切監督。
此外,「彩虹門診」免費提供抗愛滋病毒的藥物;為不識字的馬拉威人發明指紋辨識系統,以便管理病患和藥品;捐血活動及引進血液篩檢,這些都是台灣與馬拉威斷交前締造的公衛成果。陳志成奔走非洲18國聯繫衛生工作,還獲得馬拉威總統任命為馬拉威代表團成員,參加11次世界衛生組織大大小小的會議,坐進世界衛生大會(WHA)的會員席,協調友邦為台灣發言。台灣直到2009年才獲邀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衛大會,陳志成早一步登堂入室,自然引來中國大陸的抗議,幸而馬拉威衛生部長仗義執言,對傳統接生婆訓練計畫高度肯定,還介紹給世衛會員國。
其實,非洲3年的起點並不順利,陳志成希望帶著一家四口赴任,妻子心理很害怕,禱告再禱告,半年後才成行。陳志成一家才落腳馬拉威就被闖空門,家裡前前後後3次遭竊,請了保全,7條看門狗被毒死2隻,物質缺乏和辛勞奔波都沒有讓陳志成退卻,惟有兒子染上瘧疾,他覺得愧咎,兒子第一次感染瘧疾時,他擔心兒子會留下腦神經後遺症,第二度染上瘧疾,「多得一次,是替我得的」。如今,女兒和兒子很懷念在非洲的童年,有斑馬、大象做玩伴,不同膚色的同學一起上國際學校。陳志成說,孩子比較有國際觀,女兒很獨立,兒子參加社團,去年獲得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
回首過來路,看是犧牲,實是得福 ,陳志成說,醫師有能力是去給予的行業,他始終秉持著「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希望後繼者能精進專業,去有需要的地方救人、助人,看見自己真正的價值。
記者陳清芳/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