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病如親 不是老生常談 是一生的堅持
戴著招牌的方框眼鏡、一身白袍,他是小朋友到大朋友眼中溫柔的「蔡北北」,也是學生口中的慈父嚴師,他是台大醫院小兒內分泌科副教授蔡文友。基於每一個病人、家屬對醫師的信任,他每一步都要走到確確實實;因為感恩過去所有老師的教導、對病人的責任,他也要求每一位學生實實在在。
堅持兒科近四十載
1981年進台大小兒科,三十八年來堅守兒科醫師的崗位,直到去年退休,還得回診看看老病人,「這些孩子從小看到大、甚至還再帶他們的孩子來…能幫就幫…」。
來自醫師世家的蔡文友,從外祖父兄弟開始,家族多人繼承「醫」缽,他的母親是台大醫院光復後第一位小兒科女住院醫師。在台大醫院出生、長大,他謙虛地道「書念得還可以」,也走上行醫之路,考上台大醫學院,當時他是家族第50名醫師。
常常聽母親說起小兒科醫護環境、教學的美好,蔡文友也走進了兒科,「其實更關鍵的,就是喜歡孩子的可愛天真」。大人對醫師不見得實話實說,不太會表達症狀、不舒服的孩子,「反而不會隱瞞」,透過仔細的觀察、檢測,與病童溝通「根本不是問題」。
三年住院醫師訓練,學識淵博的師長讓他學習生活充滿驚喜,也成為他日後醫師、老師生涯的典範。尤其他視為楷模的兒科權威李慶雲教授,看診、檢查仔細,「他摸一摸、診斷結果便八九不離十」,從中學習許多一般兒科處理能力,疑難雜症的病人送到台大,多能 一一破解、找出答案,更是點燃他的熱情,隨著興趣走向了小兒內分泌科。
承擔壓力 就是為了孩子現在、未來健康
深受家長肯定的蔡文友,是因為他不僅盡心醫治每一個孩子,也將他們的未來視為最重要考量,願意承擔更大的壓力,只為了讓孩子成長的路上平安順利、沒有為不必要的治療而影響健康。
視病童如同自己的孩子,他回想十多年前,一名嚴重酮酸中毒的糖尿病童緊急送醫,病情危急之際,連家長都以為得放棄這孩子了。蔡文友勸家長不急不慌,一個晚上在旁緊急處置,隔日孩子情況穩定、躲過了鬼門關,成為當天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一個不到兩歲的女孩,出現青春痘、陰毛、陰蒂較長等異狀,發現是腎上腺腫瘤、影響內分泌,切片檢查確認腫瘤在血管栓塞處,眾人都認為預後不佳。不過蔡文友認為腫瘤沒有轉移,「要給孩子一個希望」,建議不用藥以保留好的腎上腺。因為腫瘤用藥會破壞腎上腺細胞,此後這個孩子就得一輩子用藥,維持腎上腺功能。
孩子的母親接受蔡文友意見,由於家中長輩都是醫師、藥師,希望用藥以避免轉移,家族給她及醫師很大的壓力。事後證明,女孩健康的長大,20多歲的她已是護理師。蔡文友在醫院見到如今視同事的她,都很開心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
從證據「辦案」!「所有的決定都要審慎考量」,以詳細檢查的證據決策是否要用藥、治療,是蔡文友一直以來的堅持,包括不讓孩子承受不必要的治療。這個看似簡單的堅持,其實得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因為對醫師來說,只要一丁點的灰色地帶,用藥相對沒有責任,不用藥如果有什麼差錯,甚至可能得負起更大的責任。
尤其是這幾年,愈來愈多擔心孩子長不高的父母,掙扎考慮要不要讓孩子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對醫師來說依據寬鬆標準讓孩子用藥,無論他們是否如願長高、或不長高,醫師都不會被要求負責。
「但我寧願這樣 ,要為孩子後續的健康、生活依據來考慮」!他理解父母親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但身高真正取決於骨架遺傳。家長「因為擔心才會找你」,身為醫師就必須提供專業知識,協助判斷是不是真的需要用藥。尤其現在營養好轉,所謂的「早發育」多是正常、不是病,不需要生長藥物及生長激素,甚至對正常的孩子來說,用藥反而適得其反。雖然得花費更多溝通心力,但家長多能體會到醫師的視病如親,「也很幸運的多年執業生涯沒有遇到任何醫療糾紛」。
蔡文友也是如此教導學生,他很開心的遇到非常多父母親,在多年之後,看到孩子不用藥且健康成長、身高正常,非常感謝「蔡北北」。2003年蔡文友以專家身份參與制定生長激素使用條例,訂出更明確的用藥規範,六年後歐美國家才訂出相似的政策,「更證實我們是對的」。
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篩檢 改變孩子的人生
一個11歲的孩子,卻像嬰兒般睡在嬰兒床椅被送進診間,因為他罹患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大約每3至4千個新生兒中有1人罹患此病,新生兒體內若缺乏甲狀腺素,會嚴重影響腦部及體格發育,太晚發現、無法即時治療,甚至造成呆小症,也就是智能障礙。過去父母不太容易發現這些孩子的典型症狀,不幸的孩子終生需要他人照料。
1980年,台大配合優生保健政策試篩檢,當時日本、加拿大等國開始新生兒篩檢,甫從美國進修回來的蔡文友參與規劃篩檢流程,1983年正式推動,再也沒有因此病造成的智障孩子。他第一個個案當年參與臨床實驗,及早發現、用藥治療,如今已是直升大學、國外進修回來的高材生,「人生真的完全不一樣」。
每一個學生 都是幫助病人的醫生
蔡文友一路在優良教師獎、傑出教師獎沒有缺席。他輕輕地微笑說,「本來以為我很兇、沒想到還能被推薦」。
一向要求嚴格的他,知道學生「見到我一起查房都很緊張」,但對學生的期待其實是「將心比心」。當年還是學生時代的他,資訊不如現在多元,花了很多力氣學習,「所以可以的話就能幫多少是多少」,要求學生鼓勵發問,讓學生都能學到。
尤其是實習生、住院醫師必須輪調,蔡文友總能親自找到學生,告知他們參與照顧過的病人病情進展,說明他們當初的判斷、思路是否正確。「或許是天生熱心或被說雞婆,我總得告訴他們結果,他們才學得到阿」。
他一直說自己是平凡人,一路幸運遇到認真的老師,在美國進修時也遇到最好的教授,已有臨床經驗的他把握每次機會問問題,永遠都有問不完的問題,老師也熱心相授,甚至看到他還會說「你沒有問題我會很失望」!
隨著醫學儀器、技術的進步,他鼓勵後進,仍必須審慎思考什麼檢查、治療才是必要的。而「視病如親」雖是老生常談,但卻是做為一個醫師不變的堅持,現在病人也多會找第二、第三意見,而「人家來找你就是信任你,把病人當家人、當朋友」就不會是問題。
採訪撰稿/ 劉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