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團隊獎 馬偕醫院小兒部醫療團隊

水到渠成的團隊合作

馬偕小兒部1959年成立
主治醫師編制53人
住院醫師59人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這句話非常適合代表馬偕醫院小兒部醫療團隊,接納的孩子不分階級、不論病痛程度,除了真心地盼望孩子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也不忘病痛中孩子最需要的溫暖。

        建構馬偕小兒科的核心價值,除了愛心外,小兒科主任李宏昌貼切的形容,還有「宗教心、同理心與童心」。

        而要接納不同病痛的孩子,「能力」仍是不可少的必要條件,馬偕小兒部次專科完備,包括一般兒科、新生兒科以及小兒血液腫瘤科、神經科、腎臟科、腸胃科、心臟科、內分泌、免疫過敏科、遺傳學科、兒童急診醫學科、重症醫學科,各科之間又能緊密的串連、合作。在少子化的今日,吃力不討好的兒科前景不被看好,馬偕和諧的氣氛與訓練課程卻像是磁鐵一般,吸引許多志願兒科實習醫師,護理人員、社工團隊的流動率也相當低。

(一)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團隊合作?
今年是馬偕小兒科50周年,小兒科主任李宏昌說,當年的馬偕兒科不過是「開業醫」,如今具備了兒童醫學中心的規模,有上百名的主治、住院醫師以及齊全的次專科,以及護理、社工專業的團隊,沒有煩惱的人事斷層。

        能有今天的成就,李宏昌說除了院方的支持外,在馬偕待了37年、擔任12年兒科主任,同時也是兒科精神人物的黃富源功不可沒。

        「當初的『小』兒科,只有5位主治醫師、病房相當少」,黃富源回憶說,到馬偕其實是上帝最美好的禮物之一,鼓勵醫師做研究、發展次專科專長,說服、引進優秀的醫師一起奮鬥,每次查房完總要來段「床邊教學」,提醒醫師們要如何體會病人的感受,在早會中討論各種不妥當的問題,「即便錯了,我也會承認J。團隊合作!就是馬偕小兒部最大的特色。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說,當疾病複雜化,一個醫師不可能關照所有的病況,然而次專科也可能有「見樹不見林」之疏,而馬偕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而建立不同次專科之間的「共同照護」(Combine care)制度與傳統。

        每天的早會(morning meeting)是不分科的討論,一起分析病情,下午則是不同的次專科深入討論,李宏昌比喻共同照護就像「百貨公司」一樣,一個病童可能同時有不同科別來的主治醫師,一個新生兒有腫瘤問題,就同時需要新生兒以及血液科的照顧,一個有心肌炎的孩子肚子痛,可能還需要腸胃、腎臟科醫師一同照護觀察。甚至是送到加護病房的孩子,原來的主治醫師也會相互配搭。

馬偕醫院小兒部醫療團隊        小兒外科主任王念陸說,對現在馬偕小兒團隊來說,共同照護已是再自然不過的「傳統」,彼此傾聽不同專科的見解,思考較周全、能更有效率的協助病人好轉,也需要醫師之間相互的尊重,鄙棄本位想法,以及不斷的溝通瞭解。對要常進開刀房、還得兼顧病房的外科醫師來說,有同伴協助照護實在很放心。

        小兒血液腫瘤科的孩子往往需要更多層面的照護,包括經濟的問題,主任梁德城形容與小兒外科、各專科與醫事檢驗、護理與社工的「親密」關係,是「一通電話就OK,而且不分晝夜、假日」。

        不僅是小兒部內次專科的合作,專管新生兒的許瓊心主任,就相當稱讚常一起合作照料早產兒的婦產科醫師「很會安」,相互合作下延長早產兒停留在子宮的時間,讓孩子可以成長的更健康。

(二)更多的合作與創新
「在小兒科是看不到晚娘臉的」,王念陸說,讓小兒部氣氛和睦、服務性強不可少的功臣就是護理人員與社工,對生病的孩子需要更多耐心,尤其這幾年外籍配偶越來越多,溝通更是一門大學問。

        與病人最多接觸的醫師、護理人員,往往也能先體察到病人可能需要,再適時的轉介社工提供經濟以及社會資源的協助,一個從台東轉院來的淋巴癌孩子,父親愁容滿面卻不願接受幫助,醫師仍積極的拜託社工師協談,家長終於卸下心防、接受經濟援助,也能一展悅容。

        小兒科護理督導長呂明蕙很開心地說起工作伙伴,「總是想幫病人多做一些」,其實護士是醫院中與病童、家屬最貼近的角色,自然地也會成為醫病關係間最好的橋樑,每個小兒部的護士都自動自發地當起孩子的床邊老師,或是幫孩子慶生、幫有需要的家庭募捐。

        呂明蕙說,在馬偕照顧早產兒、中重症病童並不覺得辛苦,而是能更進一步發揮護理的專業,近年大力推動的新生兒「袋鼠照護」,可讓孩子能懷抱在母親或父親胸懷,感受體溫、分享愛,護理人員也主動地建議、教育父母,讓加護病房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袋鼠之樂,對增加工作一點也不以為意,一開始只有15%的執行率增加為35%。

        社工師吳小琴直言「我們真的很雞婆」!兒科的病人需要更多的耐心,尤其是重症的孩子,家庭也往往需要更多的社會支持,而在馬偕兒科醫護人員的同理心、敏感度,讓醫護與社工的合作更友善,也能注意到細節,這些也對需要的家庭有整體的助益。

        因為有許多病痛、虛弱的孩子,也有許多需要支持的家屬,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說明當年許多病童家屬都有無助感,就是在馬偕社工的「牽線」下,而有互相支持的病友團體,也「產生了火花」,間接協助發展了如今幫助許多孩子的罕見疾病基金會、普瑞德-威利氏、黏多醣症、玻璃娃娃等機構,與國際相關罕見疾病團體的交流,更促成了許多進步的對話。
特殊兒童醫療的服務也展現在新生兒的照護上,馬偕在68年成立台灣第一個新生兒加護病房,創設了早產兒基金會,給了許多早產兒小天使來到世界的機會。

        談到小兒血液腫瘤疾病,不免讓人感到痛心與感傷,主任梁德城笑著說那是「在古時候...」,如今台灣在血液病、癌症的治療上都有突破性的進展。一個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女生,寫信感謝醫療團隊的救命之恩,梁德城卻注意到信中提及快30歲的她身高只有140多公分,不免感到鼻酸,減低治療的副作用與後遺症是治療上的創新,更是源自於對病人的「感同身受」。

(三)研究與教學馬偕小兒科的使命
因為常常七點上班、十一點以後還在醫院「逗留」,被稱為7-11的許瓊心主任說,「沒辦法啦」,因為新生兒科中80%是需要細心照料的早產兒,一點點的變化都可能是問題,還年輕的醫師缺乏經驗,更需要親自帶、以後才能幫助更多人。

        教學、研究也一直是馬偕小兒科的使命,從民國54年起開始肩負台北醫學院、高雄醫學院以及中國醫藥學院、中山醫學院等實習醫師教學,與多家醫學院校建教合作,為其他醫院兒科住院醫師義務代招、代訓,還有住院醫師專門的職前訓練、提供「武功祕笈」,李宏昌說這些堅持,也是年年招收住院醫師額滿的原因,即便是未來要開業的學生,也希望他們能在馬偕學到對病童最有用的。

        林炫沛當年在馬偕當總醫師、主治醫師的時候,就被要求寫作論文、研究合作訓練、討論以及許多協調聯繫的行政工作,而共同照護也提供了互相學習的機會,當年的他甚至連檢驗工作都動手做,但也因此培養敏感度,可以選擇對治療最好作用的藥物。

        利用本土經驗、邏輯,馬偕也彙整了「臨床兒科學」、「臨床新生兒科學」等等小兒學科的教科書,也陸續出版了許多符合大眾需求的「科普書」,編著、規劃「快樂育兒沒煩惱」、「先天性小兒疾病」、「一眼看出孩子生病了嗎?」等書的林炫沛儼然是一個專業的作家,不過他說,當年因為黃富源的鼓勵、答應協助修改,才動手寫「比論文還難的」通俗文章,自己應該是最大的受惠者吧。

        馬偕小兒部團隊,就像黃富源強調的,「照顧弱小的病人,上帝會給你比金錢更豐沃的回報」。

認真有活力的馬偕醫院小兒部醫療團隊

採訪整理:劉惠敏/ 攝影:江育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