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團隊獎 台大兒童醫院 急重症兒童轉院外接團隊

轉院外接 分秒必爭
為急重症嬰幼兒搶生機

        台大兒童醫院八樓,放著一台特殊擔架床,床上配有嬰兒保溫箱、攜帶型超音波、藥物幫浦、呼吸器、尺寸齊全的管路、生理監視器、兒童專屬藥包等設備。

        這是台大兒童醫院急重症兒童轉院外接團隊打造的「行動兒童加護病房」,搭配為不同年齡層準備的轉院外接行動包,讓團隊在接到電話後就能迅速出發,執行外接任務將病童帶回台大醫院治療,有效掌握醫療的黃金時間,及早診斷、及早處理,不浪費一分一秒。

師法加拿大 打造專屬兒童行動加護病房

        台灣醫療資源豐富,但仍存有城鄉差異,尤其兒童急、重、難、罕病症等案例一旦發病,若沒有迅速得到醫療,對孩子的未來往往有不可逆的影響。

        台大兒童醫院以照顧全台灣最需要被照顧的小孩為使命,2017年與加拿大多倫多兒童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後,兒童急診主治醫師李孟旃去加拿大參與兒童急診會議,觀摩對方轉診團隊的醫療服務,看到加拿大在兒童轉院外接服務的成功表現,回台後開始與台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主任曹伯年討論建立兒童轉院外接團隊。

        「惟惟號」的出現也是外接服務的重要推手。「惟惟號」是由一名在台大兒醫接受癌症治療的小朋友「惟惟」的家長所捐贈的兒童專屬救護車,實現「惟惟」想要幫助其他病童的願望。

        在20192月,台大兒童醫院急重症兒童轉院外接團隊正式成立,這也是全台第一個服務全齡兒童的轉院外接團隊,成立至今已接了將近七百多通外接諮詢電話,服務足跡縱橫全台。

一條龍團隊合作,守護孩童的健康

        急重症的兒童轉院並非易事,運送途中變數太多,如因轉運途中救護車上沒有足夠的醫療器材或沒有照顧新生兒的專業技能,孩子可能到院前已經失去生命徵象,因此需要專業團隊時時注意。

        外接團隊就像行動加護病房,從接起外接電話那一刻起,團隊便開始評估病童狀況;醫師及護理師會跟著團隊出發,讓資訊的傳達、轉運過程能全面且穩定。

        范綱翔護理師說,一趟有品質的轉送不是團隊在路上做了很多處置,而是要讓病童一路上狀況穩定,在救護車上做愈少事情愈好,因此團隊出發前就嚴陣以待、小心謹慎評估,力求幼童在運送過程狀況穩定。

        范綱翔回想一次難忘的經驗,團隊要從羅東聖母醫院轉接一位罹患先天性心臟病、出生僅一天多的嬰兒,由於嬰兒狀況持續不穩定,醫師及護理師在外院做好相關處置後,便立即將嬰兒送上車,一路上每隔十分鐘為嬰兒補水、給藥,情況十分危急,幸好救護車內設備、藥物等齊備,能即時取用,外接團隊在轉運途中也先聯絡好醫院,讓院內同仁提早做好準備,病童就能在抵達醫院後立即接受治療,這全歸功於「一條龍服務」的團隊合作。

未來盼設專職外接團隊打造全台優質醫療網絡

        團隊也改善培訓方法,台大醫院護理部督導長范圭玲透過交叉訓練方法,安排護理師到不同的兒科病房實習,了解在行動加護病房上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並學習處理方法。透過相互學習,團隊將兩名護理師的人力擴大發揮成二十人的團隊力量。

        小兒部新生兒科主任曹伯年說,未來發展的大方向應該是醫院跟醫院之間的合作,而不是競爭。大家同心協力築起完善的兒童醫療網絡,懷抱每個為病痛所苦的孩童。

        在訪談過程中,外接專線的鈴聲不時急促響起,只見護理師急忙地接聽,一旁的醫護人員也切換為「備戰」模式。曹伯年說:「這就是我們的日常。」,團隊成員就像孩子們的英雄,他們風雨無阻地穿梭在全台各個鄉鎮,完成越難到達,越要到達的使命。


團隊成員:

  • 曹伯年 醫師
  • 顏廷聿 醫師
  • 曾偉杰 醫師
  • 李孟旃 醫師
  • 林銘泰 醫師
  • 陳倩儀 醫師
  • 顏玎安 醫師
  • 洪錫全 醫師
  • 王柏元 醫師
  • 黃斯煒 醫師
  • 黃琢懿 醫師
  • 黃信中 醫師
  • 劉蓁 醫師
  • 柯申 醫師
  • 鄭彥辰 醫師
  • 王景甲 醫師
  • 范圭玲 督導

 

黃識頻、黃姿婷/採訪初稿

陳奕璇/編修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