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團隊獎 台大兒童心臟醫療團隊

台灣兒童心臟病治療與訓練的「心臟」

        每個星期二、五,台大兒童醫院八樓心導管室便有種聯合會師的氛圍,這是固定安排心導管手術的日子,除了台大兒科、外科、放射線等自家團隊,還有「外援」報到:嘉義基督教醫院小兒科、台北榮總麻醉科等是固定底班,既是來當義工、也是定期進修。

        這裡,一直是台灣兒童心臟病治療與訓練的「心臟」。全國一半以上的兒童先天性複雜心臟病在這裡治療、三分之一的小兒心臟次專科醫師由這裡培訓,教學、醫療相乘,不只讓病兒和家長加倍「安心」,也讓台灣小兒心臟治療的力量與水準,由台大團隊擴散到全國各地。

        台大兒心團隊由擅長心導管介入性診治的王主科醫師、及精通心律不整電生理的兒童醫院院長吳美環醫師「雙箭頭」領軍,一個快手無孔不入、補洞通瘀,一個慢工尋「電路」、及時燒掉炸彈引信。分別締下了許多台灣第一,更讓台灣病兒享受國際一流的照顧。

        兩人的學生、也是團隊成員之一的台大小兒科醫師邱舜南這麼形容:「投身這個團隊裡成長很快、團隊向心力更強,主要就是兩位老師(王、吳)不藏私,而且態度溫和,加上心臟內、外科的通力合作,讓台大在小兒心臟這個領域的成果,得以維持特別突出的表現。」

台大兒童心臟醫療團隊        1986年開創台灣將心導管用於兒童治療先例、並率先引進補心傘挑戰複雜的冠狀靜脈竇心導管手術,在食道超音波指引下,把補心傘送進破洞位置後「撐開」堵住破洞,讓過往需承受開心大刀的病兒,能以侵襲性極小的導管完成治療。治療風險、併發症及術後恢復都得以大大改善的王主科醫師,迄今累積診治的個案超過六千例、親自治療的約三千治,過去已獲兒童醫療貢獻獎之中流砥柱獎肯定。

        他表示,「以置換心臟換瓣膜手術為例,外科手術要住上十幾天,以導管治療,四天就可以出院,對病兒身體上的負擔或家長心理、生活上的影響,都能減輕。」

        但若不適合以導管治療的個案,經團隊評估後仍會轉介給外科做手術,而今台大兒心團隊導管修補心臟破洞的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八;進行單一心室等複雜性心臟病的個案每年超過兩百例、即使國外一流醫院也少能企及。

        吳美環醫師與邱舜南醫師,在極為高難度的無脾症小病人的心頻脈的心臟電燒灼術,亦在國際學界佔有一席之地。台大更設有全國唯一的兒童心臟加護病房,十六張病床編有四名住院醫師、每二到四床分配一名護理師專責照顧,這些心臟有洞洞和傷口的孩子集中照顧、不和一般加護病房重症兒接觸,一方面可減少感染的機率、一方面專責護理師的經驗與技巧更精純,都能增加病兒復元與治療成功的勝算。

        一九九三年到九四年,在台大兒心擔任fellow (研究醫師)兩年的嘉義基督教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紋麗,即使受訓結束二十年,至今不間斷每月回來報到、幫忙。自己的女兒出生時也有心房中膈缺損問題,讓她對兒心孩子格外有一份責任與關心。

        被王主科醫師喻為「打針聖手」的她說:「台大兒心團隊開枝散葉,包括婦幼、台安、義大、馬偕、國泰..都有醫師在這裡受訓,大家有個群組,我在嘉義的病人有什麼狀況,拍照上傳,立即就可以獲得珍貴的第二意見,若需更複雜的治療,也能轉診到台大處理,對病兒照顧一條鞭,對我自己也能持續地進修和吸取最新的資訊。」

        由這個團隊訓練出去的小兒心臟內科醫師,除了確保技術上的水準,都還有一致性的「貼心」服務。對病家解釋孩子病情及治療時,總會「圖文併茂」,邊繪圖、邊說明,確認家長能夠完全理解為止。

        現在台大兒心團體成員多達二十多人、LINE群組更超過三十人,每天叮咚叮咚響不停,沒人不耐煩,也不會「已讀不回」,不計較沒有「健保給付」的諮詢費,誰的管區領域、都會自發性處理,不限躺在台大兒心病房裡的小病人、這個團隊形同台灣無數醫院小兒心臟團隊的堅實後援。

        「每逢假日出門,有時會遇見住在附近的其他成人科同事,常看他們是輕輕鬆鬆、高高興興出門陪痊癒病人打球;而我總是正要前往醫院看病人的路上。」王主科醫師自嘲地說。

        照顧心臟病童,一日服務、終身保固,孩子小時換瓣膜,長大後心臟變大了、得再動二次手術,仍由他們一路照顧;孩子開心手術後留疤,出現情緒障礙,也要負責打氣、鼓勵「這是勇敢光榮的印記哦!」小女童變小女人、結婚生子當產婦,更得繼續跟到婦產科去會診..。看著小病人健康大人,讓人生繼續前進,就是他們持續努力、投注的誘因。

        但在現下的醫療體制中,同樣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成人病患因為血管粗、可快速搞定。嬰幼兒心血管只有零點六到零點七公分、如髮絲般細,手術時間自然得倍增,經兒科加乘後,健保給付仍遠不及成人的一半。「有理想的人,才會投入這個科別。」王主科醫師這麼說。雖然他們已因理想為台灣醫療及病人開創了一條美好的道路,卻仍不免為了後輩憂心,希望維持高的醫療水準,不要只靠少數醫師的「理想」支撐。

記者 楊惠君/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