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天使奉獻獎 范惠珍

當自己家的孩子在照顧,敢於接受任何挑戰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長


  • 樂觀進取的人生觀、旺盛的求知慾,以及敢於接受任何挑戰的堅熙毅力,影響了許多護理同仁。

        新生兒就像一株株等待長大的幼苗,從事新生兒護理工作將近30年的范惠珍,灌溉過的樹苗已足以形成一座森林。

        范惠珍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長,兒時罹患小兒麻痺症,阿嬤生前常牽掛她會成為父母一輩子的負擔。如今她不僅可以獨力生活,而且還有能力照顧被病魔纏身的小生命。

        范惠珍對於父母只有感恩,沒有埋怨。她回想當年許多小兒麻痺症的病童都在地上爬,但她因為父母沒有放棄,才能夠擺脫病魔的詛咒站得穩穩的。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時,她父親為了幫她拿藥而被洪水沖走,之後徒步從草屯翻山越嶺走回埔里,帶著藥趕回來救她,至今她還記得那根支撐父親回家的樹藤。

        個子嬌小的范惠珍,全身散發溫暖的力量。不去注意她走路的樣子,你不會發現病魔留下的痕跡。

        但她曾經因為行動不便,而想放棄護理的工作。有一次在骨科病房實習,她拼命使力卻抬不動病人,很氣餒。

        還好母親鼓勵她到小兒科診所任職,才讓范惠珍重新燃起希望,「雖然我抱不動大人,但是可以抱小baby。」於是她回到母校高雄醫學大學的附設醫院服務,從嬰兒室、早產兒室,到現在的新生兒加護病房,自1978年至今,她擔任了將近30年的「兒童守護天使」。

        「我很幸福,」范惠珍細數自己成長過程中的貴人,從父母、師長、到朋友,「我像一顆樹,這些人像一根根支撐我的固定物,讓我立足長成大樹,有能力去照顧加護病房裡的生命幼苗。」

當自己家的孩子在照顧

        護理人員口中的「范姐」,是最不像護理長的護理長。范惠珍對待團隊成員就像姐妹一樣,沒有長官的距離感,還經常在加護病房裡和小病人互動,每個病童的名字、病況、甚至個性,她都清清楚楚。

兒童天使奉獻獎 范惠珍        在高醫附設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裡的病童,多數是早產兒。未婚的範惠珍對待小病童就像自己親身子女般呵護,護理部主任潘純媚形容她是「提供比家人更像家人的照護」。

        範惠珍坦言自己有時對病童的感情,不見得比他們的父母少,因為這些小寶貝,常常是一出生還沒見父母一面就被送進加護病房。她比喻這裡是「生命之樹萌芽的第一站」,所以「要盡力傳達美好的感覺給這些孩子。」

        從范惠珍對待病童的態度,可以感受到她對每一個小生命的尊重。

        碰觸小病童前,她會先打招呼。「小筠卿,你醒啦,姨婆婆來看你囉,」躺在保溫箱裡才27週的早產兒筠卿,聽到范惠珍的聲音睜大了雙眼望著她,好像完全了解,「這隻手借姨婆婆好不好?不要緊張,不會照到你的。」為了拍照她還會跟小筠卿商量。

        范惠珍很注重說話的語調,因為篤信佛教的她相信,「人與人之間有一股無形的磁場,釋放出善念,寶寶會感覺得到。」即使已經沒有外在反應的重症病童,她還是會輕輕地撫摸他們的額頭,溫柔地跟他們說話,幫他們按摩。

        這股「善的力量」已在她所領導的新生兒加護病房中蘊染開來,這裡沒有「晚娘面孔」的護士阿姨,每個人臉上總掛著真心的微笑。

        許多離開這個加護病房的孩子及家屬,都對這裡的護理人員存有感情。除了不時寄卡片表達情意之外,還常有家長帶著孩子回來探望。范惠珍的「姨婆婆」稱號,就是一位早產兒的媽媽取的,這位媽媽形容他們跟范惠珍就像一家人般的親密。

        范惠珍撫摸著小筠卿的額頭看著她說,「早產兒的照護像是一場接力賽,醫護人員是第一棒,父母是第二棒,最後一棒要靠孩子自己。」

        在新生兒加護病房裡看到生命的無常,她有感而發:「生之初,喜悅憂慮參半,如何在他人最需要的點上畫下一筆,那才是最大的福澤。」(撰文/梁嫣純)

※以上得獎人之採訪撰述,承蒙康健雜誌善意授權摘選部分文字刊登,全文請參閱《康健》雜誌五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