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獎 林秀娟

為罕病兒童謀福利,推動國內先天缺陷兒照護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成功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


  • 長期致力小兒遺傳性疾病防治與遺傳諮詢,推動國內先天缺陷兒照護。
  • 重視醫學倫理與醫學人文教育,扮演先驅者的腳色;於擔任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局長期間推動各項計畫影響卓著。

        這一天,穿著一襲素雅的黑色套裝,成大醫院小兒遺傳內分泌科主任林秀娟從台南北上開會。身為衛生署兒童健康推展委員會的執行秘書,所有大小會議她都參加,「我就是覺得要do something(有所作為),」她用慣有的溫柔語氣,堅定地說著,「小孩不會為自己爭取權益,我要盡力為他們發聲。」

        因此她身兼多職,而且大多是無給職,例如擔任衛生署人工生殖、優生保健、罕見疾病及藥物審議委員會等委員,並且積極參與各種遺傳疾病病友組織的會務,如罕見疾病基金會、中華民國黏多醣協會等。

為罕病兒童謀福利
        她背後有股推力。這股推力來自於一位被死神幽靈逼到轉角,也無畏地挺起胸膛,堅強面對一切的母親。

中流砥柱獎 林秀娟        17年前,林秀旭遇到一個焦急的媽媽,帶著陷入昏迷的小嬰兒就醫。她花了很大的力氣,才診斷小女嬰罹患一種因基因缺陷,導致先天性某一酵素缺乏,而無法分解蛋白質的罕見疾病。這類小病人必須仰賴特殊配方奶粉維生,但因只有極少數病人使用,沒有利潤,奶粉廠商不願意引進。

        當時沒有健保制度,也沒有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這位孤立無援的媽媽,只能自己跑海關、與國外廠商聯繫,經過複雜的申請程序才成功進口特殊奶粉。

        即使母親用盡力氣,「但她的孩子只活到一歲多,」林秀娟不捨悠悠地說,這件事激起她的鬥志,她認為醫療能做的有限,必須從制度層面改進,才能給予罕病家庭足夠的支援。她決定起身,打破這種無助感。

        因此她被延攬到國民健康局擔任局長時,極力催生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的通過,讓極少數一直在邊緣生存的罕病病人,獲得醫療上的保障。而罕病的用藥,也由健保給付或由衛生署專案補助費用。並且她推動遺傳諮詢中心的認證,讓大醫院裡有專業的遺傳諮詢員,提供父母相關的資訊及資源,如疾病病因、再發率、處理方式、未來病程,以及目前國內外的治療方法等。

努力不懈
        另個推手是她的老師,前衛生署長李明亮。當初她一頭栽入極冷門的小兒遺傳醫學、並且努力不懈,和以及現在參與兒童健康推展委員會,都是受到李明亮教授的鼓勵。

        即使這條路並不輕鬆,遺傳疾病從檢查、確診、治療、到後續的照護,「每個環節都很棘手,」家裡有罕病兒的罕見疾病基金會副董事長曾敏傑,佩服林醫師的毅力,他強調,遺傳疾病相關的資訊及資源很少,醫生都得很用力去找論文、找藥、找奶粉,替罕病兒尋覓生機,「真的很辛苦。」

        林秀娟現在甚而在推動外籍配偶生育健康諮詢服務。「愈弱勢的族群,愈需要被關注、愈要放大燭光去照亮他們,」她說。(撰文/ 李怡嬅)

※以上得獎人之採訪撰述,承蒙康健雜誌善意授權摘選部分文字刊登,全文請參閱《康健》雜誌五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