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團隊獎 高雄醫學大學「兒少保護團隊」

救治受虐兒 揪出兇手的「柯南」醫療團隊

        一起起兒虐事件浮出水面,讓人心痛,甚至已有不少孩子來不及長大,在這個世界上只留下苦痛的印記。更令人不安的,有多少的孩子還未被人發現,或是在大人們的掩飾下,再三回到不安全的處所?

        醫療體系是協助受虐兒脫離險境的關鍵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兒少團隊,就是因此誕生,設立兒虐重症早期診療團隊、南區兒少保護醫療服務示範中心,透過跨領域、跨專業及跨科際專業者組成整合醫療團隊,建構一站式、全人化、團隊化、專業化、整合化的兒少保護醫療服務模式。

重要推手 首推臨床法醫學的尹莘玲法醫

        「如果有機會回到醫院,我一定要幫助受虐兒、家暴、性侵案」,高醫法醫病理科主任尹莘玲看過不少已冰冷的孩子,身上傷痕累累,他們在生前一定看過醫生,但卻無法阻止遺憾發生,「為何沒有一個大人能在傷害發生前幫助他們?」

        尹莘玲是台灣第一位法醫,曾在洛杉磯法醫中心進修,其後在澳洲進修臨床法醫學,回到高醫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立法醫科,發展「臨床法醫學」、也就是「活人的驗傷」。在台灣首創驗傷醫療服務,就是希望成為阻止悲劇發生的大人。

        她主動聯絡、與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合作,2014年於高醫成立「兒童少年驗傷醫療整合中心」,除了高醫社工師等專業者及各專科醫師的團隊,並發展成一個大型網絡完整救護體制,連結社會局家防中心、地檢署、警政單位,由高醫提供鑑定報告使法院迅速判決。

        尹莘玲替傷勢嚴重,或難以判斷是否受虐的兒童驗傷,平均每年受理30起案件。只要接到緊急通報案件,一定是隨call隨到。她以自製L型驗傷尺,從傷口顏色判斷受虐時間,同時引進多波域光源儀器,「讓傷口無所遁形的『照妖鏡』」,用最科學的方法,代最弱勢的兒童說出真話。成立驗傷中心後,舉辦超過60場兒虐驗傷演講,也到其他醫院教醫生、法官、社工,尹莘玲傳承經驗讓更多孩子受惠。

        高醫許多醫師自願加入兒少保護團隊,醫師們需要額外挪出時間、診療受虐兒,也在需要時開庭證明,只為了讓受虐小朋友可以得到幫助。

團隊合作 齊力揪出真相 幫助受虐兒

        受虐兒童被送到醫院時,家長可能會輕描淡寫說「沒事」!急診醫師則是第一步檢傷的關鍵人物。急診科醫師劉耀華、林彥克、張泰亨說,尤其是看出病童多次外力施打、送醫,就得懷疑受虐可能性。此時需要隔離家長與小孩,試圖讓孩子留在醫院,以利下一步調查。

        社會服務室是醫護人員發現疑似受虐個案時第一個照會的單位,就像是橋梁般集結各單位的合作與處理,扮演通報、保護的功能。社服室主任劉珮均說,社工們常得安撫家長情緒、或應付他們阻撓的行動,

        團隊中的影像科學部醫師,則是透過X光片、超音波、電腦斷層、磁振掃描,洞見身體內部傷害。影像科學部醫師趙垂勳說,在兒虐案件中最常見的「骨折」,就要透過影像的顯影,從各項特徵來判斷到底是一性、還是多次性損傷,是新傷、或舊傷,如果癒合過,顯影時會有不一樣的特徵,甚至可判斷是多久前發生的骨折。 至於腦部出血,可從影像判斷出是急性(三天內)還是亞急性(三天到一週)、慢性(三週之前)出血,亦能看出是什麼樣的力量方向造成的損傷。

        在兒虐案例中,家長、保母、嫌疑人都會各有一套說詞,這時,透過影像來看看說詞合不合理,就是很重要的環節。高雄市兒童少年驗傷醫療整合中心發展漸趨成熟,在醫療、社政、警政單位的合作,必要的時候甚至會透過現場模擬,來判斷嫌疑者的說法與事實是否吻合,就像偵探般透過各項比對揪出兇手。

        神經科主任梁文貞說,當孩子腦部損害,就需要神經科團隊合作鑑定。除了「生理損害」,小兒神經科也會關注孩子們的「心裡損害」。他提到,忽視、過度管教,也是兒虐的一種,會造成孩子發展遲緩,這時候就需要精神科後續的發展評估報告,輔助孩童成長。

        小兒心肺科醫師劉怡慶說,若發現照顧者說詞與孩童遭遇狀況不同,也會先把孩子暫時隔離到加護病房,與照顧者分隔,讓醫師單獨與孩童溝通,等孩童向醫師與社工說出實情。劉怡慶說,孩子們的反應都很單純、直接,看著孩子從病懨懨到痊癒,甚至有時候收到孩子的擁抱,這些小小的舉動,能帶給醫師無限的鼓勵,總有難以形容的感動。

        小兒心肺科醫師徐仲豪說,「身為醫師擁有的特權,就是有照顧弱勢的權利,村上春樹有句名言:『在雞蛋與高牆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邊。』」他提及幾年前震驚社會的邱小妹事件,「當大家把焦點都放在醫師身上時,是否有想過社會安全網絡發生問題了?是否可以及早發現?而不是等到孩子很嚴重了才努力」。

外展服務 幫助更多孩子脫離險境

        高醫兒少團隊同時積極地進行整合,希望更多人加入,並訓練更多醫院的醫療同仁、社工與檢警單位、以及其他相關網絡。徐仲豪說,「跨專業溝通是很重要的,尤其兒虐團隊比較複雜。牽涉包含社工、檢警、教育單位,及許多科別的醫療同仁,…有關兒虐團隊知識,多需要在職學習。」

        高醫的外展團隊也會到其他醫院協助驗傷、以及啟動兒虐的處理機制。未來,更希望能夠將這樣的服務擴展至屏東。


醫療團隊獎 兒少保團隊

團隊成員

  • 法醫病理科:尹莘玲醫師、陳美先助理
  • 小兒心肺科:徐仲豪醫師、劉怡慶醫師
  • 小兒神經科:梁文貞醫師
  • 小兒一般科:黃瑞妍醫師
  • 小兒部 : 陳怡真醫師
  • 影像醫學部:趙垂勳醫師、韓易庭醫師、蔣宜璋醫師
  • 檢驗醫學部:陳百薰醫師
  • 急診科:劉耀華醫師、林彥克醫師、陳泰亨醫師
  • 外科部:張鈺堂醫師、李維哲醫師
  • 骨科部:田英俊醫師、沈柏志醫師
  • 直腸外科:陳漢文醫師、蔡祥麟醫師
  • 神經外科:蘇裕峰醫師
  • 精神科:劉黛玲醫師、李佳殷醫師
  • 婦產科:莊蕙瑜醫師
  • 眼科:賴昱宏醫師、紀立中醫師
  • 耳鼻喉科:江豐裕醫師
  • 家庭醫學科:吳建誼醫師
  • 泌尿科:黃書彬醫師
  • 皮膚科:胡楚松醫師
  • 牙科:黃純德醫師、許瀚仁醫師、蕭思郁醫師
  • 外科、急重症護理部:郭芳里護理長
  • 社會服務室:劉姵均主任、梁麗綺社工師、麥漢倫社工師、詹麗子社工師
  • 臨床個管:李芝安個管師、林鴻文個管師、鄭伊芳呼吸治療師
  • 小兒部:徐秀宜心理師
  • 精神醫學部:陳鈺閔心理師、張秀桃社工師
  • 營養學:許玉桓營養師

楊晴懿、楊雅淇、蔡甯伊/ 採訪  劉惠敏/ 編修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