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貢獻獎 林奏延

醫師爺爺重視防疫工程,打造孩子的保護網

        林奏延很早就一頭白髮,巡視病房時病童總叫他「醫師爺爺」,至今他已在兒科奉獻43年。當年,他率領長庚團隊找出高致命率的腸病毒71型,進入衛福部,他也在體制內改善兒科的質與量,目的都是希望提供孩童健康成長的保護網。

        提到國內的小兒感染症專家,勢必少不了林奏延這個名字,他行醫生涯最精華的時間都是在長庚醫院服務,也曾擔任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2011年11月起他進入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擔任副署長,之後陸續接下衛福部政務次長、衛福部部長的重任。

        回憶選擇兒科的初衷,林奏延笑說除了喜歡小孩,另一方面覺得自己有愛笑、和藹可親的特質,台北醫學院(現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後,他到台北市仁愛醫院小兒科當住院醫師,發現讀到小兒感染的研究報告,多是由美國水牛城以及達拉斯的兒童醫院所發表,因此升上主治醫師後取得獎學金,他就前往這兩地擔任研究員,分別學習病毒免疫以及抗生素治療。

        回台後,林奏延被網羅到林口長庚醫院任職,幾年後北醫向他招手,原本他有意回母校服務,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林口長庚要籌設台灣第一家兒童醫院,這正是林奏延所提出的,因此他留了下來擔任副院長,在原本院長謝貴雄過世後,接任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院長一職,這一做就是10年之久,直到2007年因為要符合醫院評鑑的規定,長庚醫院取消兒童醫院的編制,改為兒童醫學中心。

        對於兒科醫師來說,1998年腸病毒71型首度在台灣大流行,是心中難以磨滅的震撼教育,因為醫界原本認為腸病毒的病程很溫和,那一年卻突然變異成為高致死率的疾病,最後在台造成405例重症、78例死亡。不過這場戰役也是林奏延生涯的代表作,他率領長庚團隊最早警覺,並且找出腸病毒71型的機轉,後來對於腸病毒的病程分期、重症警訊以及治療、預後等,都是藉由長庚團隊發表的報告擬出防疫對策。

        林奏延記得很清楚 , 在 1998 年 5月,一周內連續有兩個小孩出現腸病毒典型的手足口症,住院後病程急速變化,2、3天就死亡,「接到消息時我覺得很奇怪,這個腸病毒跟過去很不一樣。」隔幾天從國外開會回來後,院內醫師告訴他已經有5例死亡,加上長庚醫院病毒室培養出腸病毒71型,林奏延認為事情大條了,立刻投書提醒兒科醫師以及政府要有積極作為。然而這個示警卻不被當時的防疫處採納,一向給人溫文儒雅形象的林奏延氣得批評「在冷氣房辦防疫」,這才讓衛生署動了起來,1999年把原本各自為政的防疫處、預防醫學研究所以及檢疫總所整合,正式成立疾病管制局(CDC)。

        那幾年林奏延率領長庚團隊全力投入研究,最終找出腸病毒71型致命主因,在於會引起腦幹腦炎,再引起心衰竭。「知道了機轉,我們才懂得如何治療,進而建立治療以及預防模式。」雖然腸病毒至今沒有特效藥、疫苗也還在研發階段,且平均每3-4年就有一波大流行,但兒科醫師已有相當的能力,也不再出現那麼高的死亡率,但存活的兒童往往有嚴重的神經後遺症。

        擔任兒科醫師超過40年,林奏延見證新生兒銳減的趨勢與兒科的起落,在擔任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時,提出兒科醫療的危機與轉機,「出生率降低是個大危機,直接影響是新生兒科的量變少,且優生保健以及預防保健做得好,很多先天畸形與傳染病愈來愈少,這一代醫師看到的疾病不如我那一代多,再加上兒科的待遇不夠好,導致年輕醫師漸漸不以兒科為首選。」

        然而要讓每一代兒童健康成長,兒童健康保護網勢必不能有破洞與斷層,當2011年林奏延有機會進入衛生署,從制度面來著手改變,他就以改善兒童醫療的質與量為使命。林奏延認為,兒童醫療的急重難症應該集中化,否則若每個醫院都做一點點,不論技術和訓練都不會好,因此重新規畫出兒童醫院的設立標準,希望比照健保網絡的分區,在全台6區各設立1家兒童醫院,目前通過申請的分別是北部的台大兒童醫院、馬偕兒童醫院,以及中部的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醫院。

        此外,林奏延認為錢要花在刀口上,除了以醫發基金補助每個縣市,至少協調一家醫院提供兒童急診,並且爭取提高兒科的門診給付,2013年則另外針對急重症提高給付,2017年再對兒童重症提高給付。「不只提供讓年輕醫師留在兒科的誘因,開業或在醫院的比例也要平衡,提高急重症的給付,希望至少有4成願意留在醫院做急重難症,也促成各縣市成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網。」林奏延鼓勵有愛心,熱愛兒童的年輕醫師加入兒科行列,而且不要只關在象牙塔裡看病,要勉勵自己能做得更多,「像是兒童視力、兒童虐待、青少年毒癮、空氣汙染等社會議題,都會影響兒童健康,我們兒科醫師要有這樣的社會責任。」

        甫從衛福部部長卸任,林奏延表示任內花很多時間在長照政策,他體認到長照很重要,但更根本的問題在超低的生育率,少子化是國安問題,絕對不是口號,因此如何提高生育率,是他未來努力推動的目標。

記者張雅雯/ 專訪